“ 在日常阅读文件中,不时会碰到一些专用名词术语。大多数会不言自明,但有时又会感到不清晰。本文将罗列一些金属加工夜的名字进行解析。希望能让大家更加了解其中的含义。”
1,切削,磨削和成形加工。
切削和磨削中加工表面的形成原理主要有:1)刀尖轨迹法:2)展成法;3)成形法。刀尖轨迹法很好理解,展成法实际上是刀具以纯滚动方式在包络面上逐步加工而成的,而成形法则直接是将金属加工成成形刀具的形状,但通常并不将成形法称为成形加工。 同样的,在成形加工中,有的加工也不一定是将工件加工到工具形状,例如自由锻,但我们仍然将其称为成形加工。切削加工通常产生较大屑片,磨削则是微屑加工,成型加工为无屑加工。无屑加工或者成形加工过程,会遵从两个基本定律,即体积相等定律和最小阻力定律。
2、 淬火介质和淬火冷却介质
人们常说热处理有四把火,正火,退火,淬火和回火。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,保温一定时间,然后以某种速度冷却下来,即包括加热,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。四把火在冷却阶段的差别是正火通常在空气中冷却,退火多在炉中冷却,回火通常也是在空气中冷却,只有淬火特别,它冷却速度通常最快,如在水中或者油中冷却。快冷的目的是让高温时溶于钢基体组织(奥氏体)中碳来不及扩散而保留在晶格中,得到畸变的过饱和固溶体组织,即达到强化目的。
淬火同样包含三个阶段即淬火加热,淬火保温和淬火冷却,可是在不少情形下淬火只被等同于淬火冷却,将淬火冷却所用的油和聚合物等也称为淬火介质。显然,就完整意义而言,叫淬火冷却介质更明确,因为淬火过程中还可能有淬火加热介质和淬火保温介质。
3,乳化液,半合成液,合成液
乳化液通常定义为含油50%以上的原液用水稀释后形成的油相分布在水中的宏观均匀体系,不含矿物油的,称为合成液,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半合成液或微乳。 半合成液比较明确的称谓应是含油较少(通常含有量在20%以下)乳化液或者较为稳定的乳化液。合成液按其溶质尺寸大小,在胶体范围(通常小于0.1-1微米),应称为胶体溶液; 在分子尺度的,应称为溶液,也有人称为“真”溶液。
4,微乳液
如上提到,有人建议将半合成液称为微乳液或微乳,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,因为含油量少以及所多加的乳化剂,获得的油粒细小,一般在0.5-1µm. 业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微乳兼顾了乳化液的优点(润滑能力好、防锈性能好和较易废液处理)和(合成)溶液的好处(稳定且清洗冷却性能好),代表着金属加工液的重要发展方向。